2021年11月29日,備受期待的大型鋼鐵紀錄片《鋼鐵脊梁》終于開播,那涌動的鐵水緊緊吸引著萬千鋼鐵工人的目光,牽動著廣大勞動者的心,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在六集紀錄片中,一個個精彩紛呈的中國鋼鐵故事,全面回顧了中國鋼鐵人在現代化工業道路上自強不息、實現中國鋼鐵工業從弱到強的奮斗史,生動展示了中國鋼鐵工人不斷增強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成就感。
一路走來一路歌,萬千鋼鐵人將“鋼鐵報國”“鋼鐵強國”的豪情壯志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鋼花四濺,鐵水奔流,當在紀錄片中看到“爭氣鋼”架設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我深深感受到“責任與擔當”“使命與奉獻”的厚重。當我看到全國勞動模范薛小永帶領大家連續奮戰75個小時砌爐成功,再次刷新行業紀錄,我為自己是龍鋼的一員感到驕傲和自豪。當我看到“大無縫”鋼鐵人歷經十幾年艱苦奮斗,成功打破了重重技術封鎖,躋身于世界大型無縫鋼管企業前列,改寫了我國石油套管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我淚流滿面。為了中國鋼鐵事業的發展,為了讓中國不再飽受堅船大炮威脅,寶鋼、酒鋼、沙鋼、陜鋼、柳鋼、建龍等一大批鋼鐵廠積極作為,砥礪奮進、創新創造,為中國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內各大鋼廠紛紛各顯神通,“一帶一路”上同樣也是這樣。河鋼集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合作運營項目啟動以來,他們把發揮中方企業營銷服務網絡優勢與挖掘塞方企業內部潛力結合起來,使面臨生存危機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扭虧為盈、重獲新生,成為塞爾維亞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和第一大出口企業,讓“塞爾維亞的驕傲”變得更加璀璨奪目。
他們面對跨文化企業整合難題,因地制宜、善作善成,創造性提出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經營策略,營造了中塞員工通力合作、共同奮斗的良好局面,促進了“中塞一家親”。而這正是“一帶一路”上中國方案、中國技術、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也已成為中國共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典型案例之一。
當前,中國的高速列車已經銷往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中車長客的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泰國、沙特、伊朗、新加坡、新西蘭、阿根廷、埃塞俄比亞等20多個國家,創匯超80億美元,成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代表。鐵路合作將不再單純是高端領域國際技術與產業的合作,更是面向未來長遠發展的全球布局和國家戰略。在謀求合作與發展的今天,大力開展鐵路合作特別是高鐵合作,將極大促進雙方在經濟、文化、旅游、貿易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最大程度降低文明與宗教差異的影響,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尋求共同點,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
而中國鋼鐵將致力于如何讓高鐵跑得更快,跑得更穩,跑得更遠進行持續攻關,秉承新發展理念,緊抓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兩個輪子,苦練本領,銳意革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