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冶金報
記者 郭達清
10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有色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有色協會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兼規劃研究辦公室主任林如海,有色協會副秘書長、重金屬部兼礦產資源辦公室主任段紹甫。中國有色金屬報社副總編輯封云聰主持會議。
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工業增加值、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利潤以及進出口貿易總額等均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有色金屬生產穩中有進。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規上有色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7.8%,比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1.6個百分點。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6124.9萬噸,增幅較上半年持續擴大,同比增長3.0%,精煉銅、電解鋁占十種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8.2%、55.5%。細分產品來看,精煉銅產量1112.5萬噸,同比增長10.0%;電解鋁產量3396.8萬噸,同比增長2.2%。六種礦山金屬含量478.1萬噸,同比增長4.2%;氧化鋁產量6856.0萬噸,同比增長8.4%;銅材產量1857.5萬噸,同比增長9.6%;鋁材產量4976.8萬噸,同比增長0.04%。
根據協會各分會統計,新能源金屬中工業硅產量332.8萬噸,同比下降10.8%;電解鎳產量34.7萬噸,同比增長50.6%;精煉鈷產量13.4萬噸,同比下降3.7%;碳酸鋰產量為58.8萬噸,同比增長28.0%。
二是礦山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大幅增長,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10.1%,增幅比全國工業投資增幅高出3.7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49.3%,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0.4%。
民間投資活力得到充分釋放,我國有色金屬民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6.6%,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8%。
三是對外貿易總額持續增長。前三季度,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056.6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其中,進口額2449.4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出口額607.2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出口額的增長主要由于黃金產品拉動。
主要進出口產品中,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2263萬噸,同比增長7.7%,鋁土礦進口量為15731萬噸,同比增長32.0%;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402萬噸,同比下降1.7%;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為452萬噸,同比下降8.1%。
主要新能源金屬進出口量保持增長,碳酸鋰進口量17.3萬噸,同比增長5.2%;未鍛軋鎳出口量13.6萬噸,同比增長67.3%;工業硅出口量56.2萬噸,同比增長2.3%;稀土出口4.8萬噸,同比增長12.6%。
四是銅、鋁等傳統工業金屬及貴金屬價格走強,新能源金屬趨弱。主要傳統工業金屬價格上漲受到供應端擾動、經濟刺激政策、地緣政治和生產成本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前三季度國內現貨市場中,銅均價為78285元/噸,同比上漲4.8%;鋁均價為20446元/噸,同比上漲3.7%;鉛均價為16939元/噸,同比下跌2.6%;鋅均價為22951元/噸,同比上漲1.6%;受避險需求影響,國內黃金均價為745.4元/克,同比上漲41.0%。
新能源金屬方面普遍面臨價格下行壓力,但降幅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窄。前三季度國內現貨市場中,工業硅均價1.0萬元/噸,同比下跌27.0%;電池級碳酸鋰均價7.1萬元/噸,同比下跌27.8%;鎳均價12.6萬元/噸,同比下跌7.5%;鈷均價23.6萬元/噸,同比上漲11.2%。
五是規上有色企業收入和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980.1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利潤總額3451.5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有色礦采選業實現利潤總額926.4億元,同比增長33.8%,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525.2億元,同比增長14.0%。
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同比增長0.16個百分點;有色采選營收利潤率為30.2%,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冶煉加工營收利潤率3.6%,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為7.3%,同比提高0.8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下降0.97個百分點。
對于行業運行特點,陳學森指出,2025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在復雜環境中展現出較強發展韌性。一是稀有金屬管控政策戰略意義突出。該政策有力維護了國家資源安全,防范戰略資源流向威脅國家安全的相關領域,同時推動產業結構向價值鏈高端升級,顯著提升了我國在全球資源治理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二是關鍵礦產資源保障體系持續夯實。針對資源保障不足的行業瓶頸,廣大有色金屬企業積極應對,著力加強國內重點成礦區帶的勘查投入力度,深化與陸路周邊資源豐富的國家合作,力爭構建“國內為主、海外補充”的資源保障體系。三是有色協會橋梁紐帶作用有效發揮。通過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行業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推動形成政企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在系統總結電解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推進其他金屬品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行業理性發展,遏制“內卷式”無序競爭。
陳學森表示,預計全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幅在6%左右,全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將達到8000萬噸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銅、鋁等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維持高位震蕩,工業硅、碳酸鋰價格仍維持在底部徘徊;銅精礦、鋁土礦進口保持增長,鋁材及鋁制品出口下降;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接近10萬億元,利潤總額達到4500億元左右,均有望創造歷史新高,能夠圓滿完成“十四五”行業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