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李江梅 報道
記者 朱亞明 攝影

圖為ESG中國·創新年會(2025)現場。
10月24日—26日,以“全鏈創新領航 綠色變革未來”為主題的ESG中國·創新年會(2025)暨首屆ESG國際博覽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與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據悉,這是首鋼園連續第3年舉辦ESG中國創新年會,今年首次增設ESG國際博覽會,并設15場平行會議,內容涵蓋ESG人才培訓、ESG輿情管理、社會責任(ESG)信息披露與報告評級、綠色金融新體系、數字基建與綠色能源革命等核心議題。
在10月24日召開的ESG中國·創新年會(2025)上,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首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趙民革;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錢智民;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翁杰明等參會并發表致辭。
彭華崗在致辭時指出,剛剛結束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這不僅明確了“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還為踐行ESG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鏈主企業牽頭構建ESG產業生態,通過技術共享、標準共建、資源互通,帶動中小企業突破綠色轉型瓶頸。此次盛會匯集了國企、民企、外企與國際組織等70多家參展主體的ESG實踐,展示其從低碳技術研發到循環經濟模式、從鄉村振興實踐到ESG數字化管理等生動案例?!迸砣A崗介紹道。
趙民革在致辭中說道:“首鋼園已成為‘ESG中國·創新年會’永久會址。今年大會主題與首鋼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理念高度契合。一年來,首鋼構建了三級社會責任治理體系,搭建了ESG指標體系,發布了‘綠動首鋼,山海共興’ESG品牌口號和‘1+N’的ESG報告矩陣,更加全面系統向社會各界展示首鋼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的履責實踐和成果?!?/div>
錢智民表示,能源的綠色變革是綠色變革未來的根本。過去20年來,我國新能源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裝機在電力裝機中的比重從20年前的0.2%增長到42%,在全球新能源的占比從20年前的1%增長到超40%,幾乎占據了全球新能源的半壁江山?!耙朐?035年實現36億千瓦的新能源的目標,首先要通過技術創新大幅度提高電網的新能源消納能力,其次要通過應用智能技術調節負荷側和發電側的優化平衡,擴大新能源的應用范圍,最后要積極推進新能源在綠色燃料和綠色化工原料領域的規?;l展。”錢智民指出。
翁杰明表示,邁入“十五五”新的發展階段,企業開展ESG工作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巨大經濟社會治理能力,充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廣泛尋求AI(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應用場景,以人工智能賦能ESG高質量發展。“廣大企業要主動融入中國ESG標準建設,站在不同的維度、不同層面的利益相關方推動制訂符合中國實際、符合中國企業實際且健全完備有效管用的ESG標準體系,以科學的價值準則、有效的治理思路,指導企業創造更具實效性的ESG實踐?!彼粲醯馈?/div>
會議同期還發布了《2025年度ESG行動報告》《供應鏈微光計劃》《中國鋼鐵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5)》《2025年度ESG卓越實踐報告》;解讀了《中國ESG大模型(鯨牛ESG)2.0》報告、《企業供應鏈ESG管理要求》、《供應鏈ESG行動報告(2025)》暨“供應鏈ESG先鋒50(2025)指數”等。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陳得信,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等與會嘉賓發表主題演講。
同期舉行的ESG國際博覽會以“ESG實踐成果的展示窗口、技術交流的對接平臺”為立足點,共設“央企ESG實踐區”“民企創新區”“國際技術區”“地方成果區”4個板塊,直觀呈現了ESG實踐成果,有力地助推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對接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