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劉經緯 報道
特約通訊員 藍義高 攝影
10月23日,《2024冶金工程技術學科發展報告》在第十五屆中國鋼鐵年會開幕式上正式發布。

圖為《2024冶金工程技術學科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干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部長劉興平共同為《2024冶金工程技術學科發展報告》揭幕。
據介紹,該報告是中國科協2024年度學科發展研究系列重點項目成果之一,重點聚焦六大核心領域的突破成果。一是綠色智能采礦與復雜礦產資源,高效選礦技術取得關鍵突破;二是氫冶金及低碳煉鐵技術成功用于工業性示范應用;三是潔凈鋼全流程質量控制技術持續優化;四是高性能鋼材軋制及近終形制造技術迭代升級;五是智能制造技術在生產過程控制、工廠級一體化管控中深度落地;六是節能減污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不斷創新。
該報告同時指出,我國冶金工程學科仍存在基礎研究儲備不足,原始創新能力有待加強,跨學科融合深度不夠等短板。報告明確提出需加快構建面向綠色化、智能化及高性能鋼鐵材料研發需求的新冶金學體系,為學科未來發展指明了突破方向。
在政策建議部分,該報告從行業長遠發展視角出發,提出六大核心建議。一是設立冶金領域共性關鍵技術重大專項;二是推動冶金工程與材料學科、信息工程等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三是進一步完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四是加大對基礎研究與低碳前沿技術的政策支持力度;五是構建國際化科技合作與交流渠道;六是加強高端人才培養與梯隊建設。
中國科協學科發展項目旨在凝聚專家學者智慧,為國家制定科技發展規劃、謀劃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提供重要參考。本書是中國金屬學會第五次參與學科發展報告研究項目,為冶金工程學科和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參考。












